通过市场调查,在不同的产地,冬虫夏草差异是比较大的。在等级上,青海玉树虫草和西藏那曲虫草是品质很高的,相应的价格也是很贵。行业内的利润,驱使很多不法商家经常以其他产地的虫草来冒充青藏高原冬虫夏草,以次充好来进行销售。
1.西藏那曲和玉树冬虫夏草在品相上都是呈现一种鲜黄,西藏那曲虫草虫体表面色泽较为黄净,玉树冬虫夏草相对来说呈黄褐色。而其他产地的虫草颜色较为发白,或泛红而灰白。另外,青海玉树和果洛所产冬虫夏草的眼睛颜色为黄色,西藏那曲所产虫草眼睛颜色呈现出棕色,低海拔产的虫草,如川草和其它地区所产的草多为红色。
2.相同大小的虫草那曲的要轻点,玉树的虫草则显得饱满,因此,同一规格虫草的玉树虫草看起来更紧实,那曲虫草会显得虫体较小。
3.青海玉树虫草气味有一种浓郁的类香菇味,虫草虫体整体显现出透亮油润,其他产地虫草的香味则极淡。
真伪鉴别
传统区别虫草真伪的方法是以形状区别。例如,所以是其子座短,
虫草
有的是双子座,菇类气味淡。更为恶劣的是用石膏粉或面粉掺胶用模型压成,其子座则是黄花菜插上,只要把它泡浸水中,用手捏则原形毕露了。有的虽为正品,故意把加工时的虫体插上的铁线不拔去,结果铁线也搭配上去了。但其实形状是容易造假的。只有成分不易造假,所以虽然有以下几种常见的鉴别方法,其实科学的还是测定虫草中的虫草含量。
挑选虫草有5个标准
1、形体完整,虫肥草短。冬虫夏草形体似蚕。长约3~5厘米,粗约0.3~0.8厘米。
2、观察环纹。冬虫夏草环纹粗糙明显,近头部环纹较细,共有20~30条环纹。
3、外黄亮,内色白。冬虫夏草的外表呈深黄色或黄棕色。
4、从虫足上识别。冬虫夏草全身有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尾部1对,中部4对很明显。
5、从头部的子实体上识别。冬虫夏草头部的子实体为深棕色,圆柱形,长4~8厘米,粗0.3厘米,表面有细小的纵向皱纹。
保存
一般家庭每次购买的虫草量都会比一次服用量稍多一点,这就需要注意虫草的储藏了。虫草 的储藏要点是防潮、防蛀和防虫。如果量很少,而且储藏时间也很短的话只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就行了。或将其与花椒或丹皮放在密闭的玻璃中,置冰箱中冷藏,冷藏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为宜。如果量大或者需要放置较长时间很好放虫草的地方放一些硅胶之类的干燥剂(也可自制干燥剂,大米在锅中用文火炒,直至膨大变轻,这种炒米有吸湿作用),因为,刚买来的虫草都有些潮而且久置容易发霉、生虫。
虫草受潮后要化苗,即虫体成空过壳,捏后变扁,致虫草质量降低。发现虫草受潮后,应立即曝晒。若生虫,可用硫磺熏之,或用炭火微微烘焙,事后筛去害虫虫体与蛀屑。虫草保存不宜过久,过久则药效降低。冬虫夏草在保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至少一个月一次,要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以防潮、防虫、防蛀。
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逐步应用了除氧保鲜技术,并应用于冬虫夏草的保管。研究表明,采用除氧保鲜养护的虫草,在长达2年的贮藏期内,品质完好,无虫蛀、无损耗。与氯化苦熏蒸法相比,有很多优点,不但虫草粗蛋白质总含量较后者为高,而且无毒、无害,杀虫灭菌迅速彻底,不影响虫草的有效成分和商品质量,还方便贮藏与检查,安全性强。
误区
误区一:虫草的产地众多,西藏、青海的冬虫夏草都是很好的。这种说法以偏概全。冬虫夏草的品质基本上遵循一个规律,海拔越高,虫草质量越好。具体以西藏那曲和青海玉树虫草品质好;青海果洛和西藏昌都地区次之;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部分虫草品质其次,剩余的比如青海海东、同仁、贵德;西藏的林芝,八一地区的虫草质量相对较差。所以西藏青海的虫草品质良莠不齐,产地不同,药用价值差别也很大。
误区二:到青海和西藏旅游的朋友,往往都想带点正宗当地虫草做手信,以为在产地源头可以买到正宗的虫草。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绝大部分的假草都是在这些地方旅游时购买发生的,就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所以购买虫草请到有保障的地方选购。
误区三:越大的虫草药效越好。事实上这完全是给价格因素蒙蔽了。往往规格越大的,价格越高。但是药效并不是同比例增长。当虫草的大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对药效的影响差别就越不明显。譬如:如果个体都比较饱满,大小胡萝卜的营养成分口感等都是差不多的。
吃法
冬虫夏草的吃法有多种,常见的如泡水、煎水、煲汤、煮粥、磨粉、泡酒,这些方法均可以采用,日常保健服用时可以灵活搭配,如果是病人用,建议泡水和煎水服用,保健用量一天在2克以内,治病用量一天为2-5克。食用冬虫夏草建议先清洗,可先用干净牙刷稍微刷净后,再以清水洗净即可。
扫扫二维码,加我微信